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中国制造的优势

2018-08-03 14:51:36

中国制造的优势

 近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略有下降,国内外都出现了 “中国制造”时代即将终结的说法。其论据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进步(如德国的“工业4.0”)或能源自给(如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将制造业的成本降低到可以和中国相比较的程度;二是中国大陆工资水平上升,因此跨国资本将从中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南亚、东南亚等地区。

其实,这两类论据都经不起推敲。由于篇幅限制,笔者只针对第二类论据进行分析:由于拥有下述五方面优势,“中国制造”近期不会遭受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严重挑战。

第一,全球产业正向中国中西部转移。

“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对中国制造业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国际产业链有可能抛弃中国”的说法,违背了现代工业生产分布的一般规律,也与中国和周边国家的经济现状严重不符。

  目前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是从中国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而是从发达国家进一步转移到中国,以及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转向中西部内陆地区。笔者生活的城市重庆,就在近几年内建立了笔记本电脑的全产业链。

 

第二,中国在产业配套与集聚方面更具优势。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较多,劳动力成本只是其中之一。当代,产业配套与集聚,成为工业分布的核心因素。中国是世界上极少数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而且大多数省区都有钢铁、化工、建材等能为其他制造业提供中间产品的工业部门。

  有些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年轻的年龄结构,一些新建的工业园区也接近原料或能源产地,但因为本国缺乏工业基础,其制造业生产所需的建筑材料、机器设备、折旧零件等都要从国外进口,综合计算其生产成本仍然高于中国。例如,笔者在越南投资的一位朋友说,在越南建厂,简直就像把中国的厂子拆了运到越南再拼装起来。

 

第三,中国在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更具优势。

  此外,基础设施、教育水平、治安状况也是影响制造业成本的要素,其他发展中国家短期内在这几方面难以赶上中国。

  例如,在南亚地区电力短缺,2012年印度曾发生了影响到6.7亿人口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停电事故;笔者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访问时发现,在既没有供暖、也没有降温压力的3月份,富人区每天都要停电三四次;而据巴基斯坦KERI能源研究所的调研,阿富汗电网只能覆盖3%的人口,全国80%的地区主要依靠砍柴来取暖做饭。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铁路公路网密度很低,高速公路的建设刚刚起步,几乎没有便于人员迅速往来的高速铁路,缺少适合大宗货物运输的重载铁路。现有的交通设施,往往因为混乱的管理或国际政治因素无法充分发挥效力。

 

第四,中国国民教育、劳动力素质和社会治安方面更具优势。

  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识字率、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大学毛入学率等指标一般远远低于中国,短期内难以向现代工业企业提供大批量的各个层次的合格劳动力。同时,让长时期处于农业甚至渔猎式生活之中的人们迅速适应规矩多、节奏快的工厂、写字楼模式也非易事。

  在国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家经常向笔者抱怨——普通工人一领完工资就旷工游憩,即便开出高薪在当地也找不到合格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因此,在国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只能从国内招聘相关员工。

  在中国国内,很多企业可以安排工人“三班倒”,女工凌晨下班回宿舍也无甚安全隐患,这在一些治安较差的国家几乎不可能实现。由于长期遭受恐怖袭击的威胁,巴基斯坦等国大量成年男性劳动力投身安保行业。笔者访问过的塔克西拉工业区和卡拉奇的CBD,甚至达到了几步一哨、写字楼每层楼一位持枪保安的程度。治安状况欠佳,不仅削弱了国内外资本的投资意愿,也提升了企业成本。

 

第五,国外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并未冲击中国就业。

  现阶段,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只能局限于纺织制衣等对于产业配套和劳动者素质要求都比较低的领域。中国的工业生产和出口中早已是机械、电子产品为主,整体上看“中国制造”遭受的冲击很小。

  当下,中国国内面临的不是工人失业的压力,而是沿海地区出现“用工荒”。其他发展中国家很多人想到中国打工。例如,人口近两亿、排名世界第6的南亚国家巴基斯坦,每天在中国大使馆门前申请签证的人,从凌晨3点就开始排队。多位巴基斯坦朋友向笔者兴奋的展示过中国的工作签证,以到中国上班为荣。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门口也是人山人海,催生了打印复印表格的产业。在云南、广东等地的外国非法移民数量之多,恰恰说明“中国制造”雄风犹在,仍然能在工业和相关的服务业中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友情链接: 新日鑫   百度  

新日鑫金属材料(深圳)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6344号-1 技术支持:宝成杰迈